一、工程概況
測試場地為地鐵站建設工程,位于北三環薊門橋東北三環路北側及南側,以及北三環北側輔路。
圖1-2 監測孔布置及水位分布圖
根據委托方意見,南側北側場地以及北側輔路供選擇7個點位進行測量。
二、儀器測量原理
地下水流速流向測定儀采用專有的視頻管道顯微照相技術和軟件技術,實現實時跟蹤融于水中的膠體顆粒物測量地下水的流速、水中顆粒數量和大小。流速流向儀同時融*了高分辨率磁通量閥門羅盤和高放大率膠質顆粒追蹤攝像系統,來測定水的流向。
儀器不僅拍攝到懸浮在鉆孔攝像機鏡頭內膠質顆粒的高放大率圖片,而且提供了精*的磁航向信息。攝像頭拍攝到的圖像通過AquaLITE軟件數字化的表現出來并進行分析。通過點線關系,AquaLITE軟件可以確定每個膠質粒子的流速及相應的流向。軟件的羅盤則會確定捕獲的圖像所示的磁向,從而確定實際的膠質粒子的運行軌跡。粒子的水平速度(即流速)可由軟件自動運算得出。
本儀器經過國*認定的華北水文儀器檢測中*的測試證書。
圖2-1 測量儀器率定證書
圖2-2 測量儀器測定現場(水槽)
三、測量過程
此次測試共選擇7個點位,其中薊門橋東,北三環北側場地院內選點1處(SJVI04),北三環北側輔路選點三處(ZTA79,ZTA84,ZTA101),薊門橋東,北三環南側場地院內選點3處(SJI22,SJII02,ZTA32),其中SJI22及ZTA32由于下泵及井位不方便測量,換成SJI19及ZTA31,7個降水井測孔中探頭均放置在地下深度35~38米。
測試由南側場地院內開始測量,SJI19由于下泵及繩子,探頭下至半程無法繼續下放,放棄。SJII02探頭下井后發現井內沉積很多淤泥,從28米處開始下探頭時感覺探頭鉆入粘稠狀物質中,下放有明顯阻力,軟件窗口無法觀測到任何影像,后提出探頭,發現探頭上粘滿淤泥,無法測量,放棄。ZTA31降水井可以正常測定,該場地測試完成后在北側場地院內進行測量。北側場地內SJVI04井內地下水35-39米均非常渾濁,軟件窗口可以觀測到井下影像,但靜置數分鐘后影像窗口變黑,說明井下沉積物過多,渾濁程度大,無法測量。
*后測試成功井位如下:
ZTA31,ZTA79,ZTA84,ZTA101
SJI19井內填滿雜物 SJII02淤泥沉積 SJVI04渾濁物沉積
3.1 ZTA31:38米
該井測量分析時間為30分鐘,軟件得出的矢量結果流向為164.06°,由圖3-1可以看出,地下水流速為292.20um/s,即25.24m/d。
注:紅色代表流向,藍色代表流速,左縱軸為方位角,右縱軸為流速(單位:微米/秒),下同。
圖3-1 ZTA31井測量時間內流速與流向變化以及結果報告
3.2 ZTA79:37米
該井測量分析時間為11分鐘,軟件得出的矢量結果流向為84.58°,地下水流速為262.08um/s,即22.64m/d,且流速穩定。
圖3-2 ZTA79井測量時間內流速與流向變化以及結果報告
3.3 ZTA84:38米
該井測量分析時間為20分鐘,軟件得出的矢量結果流向為69.61°,地下水流速為300.91um/s, 即25.99m/d,且流速穩定。
圖3-3 ZTA84井測量時間內流速與流向變化以及結果報告
3.4 ZTA101:38米
該井測量分析時間為15分鐘,由圖3-4可以看出,無論該測量井的流向還是流速均比較穩定,軟件得出的矢量結果流向為107.46°,地下水流速為230.28um/s, 即19.89m/d,且流速穩定。
圖3-4 ZTA101井測量時間內流速與流向變化以及結果報告
四、數據統計
區域 | 測量井 | 流向(°) | 流速(um/s) | 流速(m/d) |
北三環路(南側場地院內) | ZTA31 | 164.06 | 292.20 | 25.24 |
北三環路北側輔路 | ZTA79 | 84.58 | 262.08 | 22.64 |
北三環路北側輔路 | ZTA84 | 69.61 | 300.91 | 25.99 |
北三環路北側輔路 | ZTA101 | 107.46 | 230.28 | 19.89 |